Page 133 - 臺灣當代六六名家聯展25全本最終版
P. 133
臺灣當代六六藝術名家聯展 131
市場能夠對外去讓大家看到,我想真的是一個好事。
我自己也在從事跟數位相關的一些事情,我很清楚他的力
量,那麻兄他更清楚,他會做得更好,相信以後的力量絕對
是非常大,但是我在這裡特別要提出來,我們支持他不是只
有在表面上,那麼希望大家能用實際的相關的影響力可以去
影響很多人來關注這一塊,才是讓我們麻兄能夠永續經營對
我們這個藝術市場有所幫助的一件事情。
中國藝術家協會理事長麻念台
感謝今日《藝坊文化空間》開幕能來這麼多貴賓,成立
這個空間其實是補足已經默默經營二十餘年的《新網新聞
網》,從虛擬模式增加實體功能以求永續經營。
多年來在主流媒體當中看到的不外乎總是充斥著為了追求
收視率而製作的各式羶色腥、八卦化、娛樂化的新聞,政府、
企業的置入性行銷新聞,以及不同媒體為求吸引到目標群眾
而操弄意識形態的新聞,於是創辦《新網新聞網》。
在愈是有影響力的主流媒體,更是政府與財團花大把鈔票
收買的目標,更甚者甚至花大錢收購傳媒事業企圖媒體壟
斷,置入性新聞造成台灣媒體徹底崩壞、傷害民主社會的根
基,媒體純淨新聞內容已經被壓縮到幾乎沒有生存空間。
但我們必須承認,清流媒體幾乎難以在這個社會生存,《新
網新聞網》這麼多年坎坷經營,用最簡省的方式為文化服務,
雖然不想靠它賺大錢,也必須要開創能夠自給自足的經營模
式,並且建立可長可久的制度,《藝坊文化空間》就是期盼
開創能更積極為文化服務的實體營運場所,也希冀能突破總
是沒有任何穩定收入的虛擬文化非營利事業,讓這個撐了這
麼久的清流媒體可以穩定經營,才能長遠為台灣的文化環境
多一份雖微薄但沒有被檯面下收錢後,把各種廣告偽裝成新
聞報導,掛著記者名字形式樣態都像新聞,但卻沒有報導事
實、或只選擇羶腥八卦的內容洗腦,讓下一代被近年來自甘
墮落的台灣主流媒體牽著鼻子走的清新媒體可以存活下去。
上午已經有張克齊(下左)、廖修平(下中)與吳炫三、
池上鳳珠(下右)等藝術家先行前來祝賀,也特別感謝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