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3 - 臺灣當代六六名家聯展25全本最終版
P. 143
臺灣當代六六藝術名家聯展 141
才能將臺灣視覺藝術與國際建構關係。
因此白適銘認為,臺灣新銳藝術家要朝國際展出與建構國際論壇地位,才能與國外藝術
界對話。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鍾經新則首先感佩麻念台能站在文化角度探討藝術家的前世、
今生與未來的展望。她介紹從創立賞雅書齋到現在的大象藝術空間館,到明年 2021 年就要
屆滿 15 年了,因為是東海大學第一屆策展評論入學,在學習過程中有機會接觸到策展人及
藝評家,因此意識到學術追求的重要;當 2017 年接任畫協理事長後,首先推出「學術先行、
市場在後」的理念,剛開始有半數以上的人不認同這個
概念,但經過 ART TAIPEI 2017、2018 的成功案例,大
家慢慢地普遍理解並接受。
鍾經新說,她與白適銘老師合作的項目很多,曾共同
策劃推動臺灣前輩藝術家的作品在 ART TAIPEI 展出,
也曾共同合作在大象的水墨展覽,大象藝術是以推動抽
象藝術為主的畫廊。她感謝之前的參展經驗,從 2009
年至 2014 年大象藝術是台灣畫廊中參展最多國際博覽
會及跑得最遠的畫廊,參與了多個國際重要的博覽會,
包括美國邁阿密、洛杉磯、英國倫敦、西班牙馬德里,
甚且是威尼斯雙年展,更尤其是首站就到瑞士巴塞爾參
展,在看過國際頂級作品之後,回到國內在選擇藝術家
時,就有了依循的方向與自我觀點,也有了對藝術家選
座談發言人鍾經新。( 熊喆攝 擇的堅持,堅持才能塑造畫廊的形象,也才能獲得產業
影) 界的認同。
擔任畫協理事長後,鍾經新表示,她從台灣藝術產業
的宏觀角度出發,4 年來積極爭取與公部門保持良好互
動,想用藝術來帶動大台北的國際形象,因此努力聯合北美館、台北 MOCA、鳳甲美術館
等美術機構,希望創建大家一起共舞的藝術盛事。
2020 年鍾經新以「推動產官學藏完善藝術生態鏈」為目標,且在今年的 ART TAIPEI 有
了完美的呈現。鍾經新並於五月創設了「畫協會客室」新單元節目,邀請藝術相關領域的
意見領袖,透過播放在 YouTube 上的管道推播,聊聊疫情下各領域的面對態度與解決的方
式,此節目會進行到年底。
ART TAIPEI 的特展中,鍾經新特別針對台灣的藝術機構做地毯式的推播介紹,從 2018
年的「美術館特區」,到 2019 年「藝術基金會」,再到 2020 年的「非營利藝術空間」,
透過在 ART TAIPEI 的展演呈現與發聲,讓觀者能夠對於台灣的藝術推廣機構有一個淺層
的面貌理解。
針對如何以民間力量參與振興臺灣視覺藝術未來發展,中國藝術家協會理事長麻念台認
為,現在是非常多元化的世代,集思廣益非常重要。官方已經認知視覺藝術是當代藝術核
心,在當今環境裡除傳統繪畫、雕塑、攝影、影視之外,還包括與科技結合之媒體藝術等
各類新興的創作型態,未來如何培育優質藝術人才,鼓勵創新研究開發,維護聚合創作環
境能量,完善展演軟硬體及加強保存實力,更要永續發展促進文化近用,讓臺灣藝術文化
豐厚國民美學、展現國際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