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0 - 臺灣當代六六名家聯展25全本最終版
P. 150
148 臺灣當代六六藝術名家聯展
為人生上半場作註解延續永生下半場
接觸當代藝術環境之省思與其他
麻念台
自年輕時就立定志向,期盼成為一個文化人或藝術從業者,但太多長輩告知學藝術要有
錢,學出來不見得可以糊口,當時個人身世與社會環境,無法有優渥家庭從小學習甚至接
觸藝文,對文化的憧憬僅能放在心裡。
初中時代省下所有吃飯錢寧可餓肚子去買黑膠唱片,收藏了幾百張古典音樂作品,聽完
幾乎大部份重要西方古典音樂。到就讀師大附中時,更常跑重慶南路買開明書局出版蕭而
化的《和聲學》、《對位法》、《曲式學》等書籍,在衡陽路有一家大陸書店買縮小成 32
開本的許多音樂家交響作品總譜,自己自修作曲。曾希望也學點樂器,一位家世很好長得
很漂亮有氣質的中山女高常姓同學幫我向一位當時臺灣最有名的兩位鋼琴老師之一詢問,
得到的答覆是學音樂很花錢,一口回絕,而另一位師大附中同班趙姓同學的父親是政戰學
校音樂系教授,願意免費讓我去他家教我鋼琴與小提琴,讓我除了自己悶頭聽音樂之外開
始學到一些粗淺的樂器技巧,記得鋼琴從拜爾、徹爾尼、哈農到小奏鳴曲,當然太晚學成
不了家,但提供了對旋律藝術基本的理解。
要不是趙教授義務幫助一個沒有家世背景孩子在樂器技巧上有簡單的入門,後來絕無可
能在接著的幾十年有還算專業具備新聞與音樂雙重素養的深度報導者,自信對藝術環境有
不是演奏家的另一種貢獻,可以證明這不是在經濟充裕家庭從小被奉上高額束脩才值得被
培養的例子。
後來我開始想以文化為志業,當時在忠孝東路羅馬大廈開一家《龍門畫廊》的楊興生給
了我極多西方美術家的養分,開始知道梵谷、雷諾、畢卡索。馬諦斯的畫作。與日前才辭
世的畫家顧重光結識,他鼓勵我自學繪畫,甚至把他家畫室的一台版畫機搬到我公司來,
雖然事業忙碌沒有真正學到什麼,但與諸多藝術家的交往,耳濡目染對視覺藝術也有了較
深入的認知。
這些經歷是日後滋潤自我在生命初期歷程中沒有豐厚財力情況下,得以對藝術擁有某個
程度頗足以自豪的修養,讓接著擔任藝文記者及自創文創志業時,有了最堅實的基礎。
這些人生歷練,也顯示不一定要有錢才能學藝術,並認定文化界前輩不應該用世俗的角
度來選擇後學者;更有甚者,千萬別蔑視新生代對理想的執著,企圖看扁打壓極微小的文
化播種者也能夠破土茁壯的力量。
在擔任《大華晚報》記者期間,有幸前往歐洲參與兩個夏季藝術營,前者是奧地利維也
納青少年音樂營,住在那時名稱仍是維也納音樂學院的宿舍,至今不會忘記每天旁聽年輕
時用最簡陋唱機聆賞還有沙沙雜音的指揮名家帶領交響樂團演奏的諸多作品,就在眼前親
炙風采的驚喜。
但那是全世界幾十個國家參與的國際活動,大家表面客氣但各隊毫無互動,日夜拼命練
習參加比賽,以獲得名次為最高榮譽,整個音樂營其實就是一種從世界各地前來朝聖然後
競爭成績的活動。
後者是次年到英國亞伯丁音樂舞蹈營,卻是完全不同的氛圍,大會的宗旨是「聯合對生